一年一个生产周期
酱香酒制酒过程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从重阳下沙(第一次投料)到第二年八月份丢糟,历经春夏秋冬。在此期间经过两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是中国白酒行业最为复杂的酿酒工艺。
高温堆积
堆积发酵是酱香酒酿造的重要工序,堆积温度高达50度左右,因此称为“高温堆积”。堆积过程中通过网罗、筛选和培养微生物,形成了特殊的入窖微生物体系,同时还起到产生特殊香味物质和提供前驱物质的作用。
高温馏酒
酱香酒的馏酒温度高达40度,有利于低沸点物质挥发、高沸点物质保留,形成了酱香酒挥发物质少、高沸点物质多的特殊成分体系,是酱香酒饮后不口干、不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小麦磨碎
经严格检验的优质小麦筛选后,再粉碎成适当的粗麦粉。以无粗块、手感不糙为好。保证粗细均匀,否则影响制曲质量。
踩曲
先将场地打扫干净,检查工具是否清洁。踩曲时,将拌好的曲料放进曲盒,踩成四周紧、中间松的龟背型。曲胚踩好后需经过修整,保持平整光滑。
入仓发酵
踩制成型的曲块按“横三竖三”的陈列方式摆放,曲块与曲块之间用稻草隔开,密闭发酵。密闭期间经过两次翻仓,从曲胚进仓到出仓时间,一般为40-45天。
撤仓
发酵期满后,降仓内的曲块与稻草彻底分离,转入干曲仓。曲块放进干曲仓贮存6个月以上,使曲块进一步干燥。将成品曲磨碎,方可投产使用。
勾调师把不同轮次、不同典型体、不同酒度、不同酒龄的基酒样品进行组合,通过小样评审形成勾调方案,再按照合格的方案按比例放大进行勾调。
轮次酒必须经过3年以上的贮存才能进行勾调,经大型勾调检验合格后,还要存放至少半年。在陈酿过程中不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,使酒体中的低沸点及刺激性物质自然挥发,香味物质得以保留,同时加快酒体老熟,使之更加醇厚、柔和。
壹年周期
贰次投粮
玖次蒸煮
捌次发酵
柒次取酒
"樽王台"每一滴都产于中国酱酒圣地核心产区茅台镇有1000多家酱酒企业,出产的产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好酱酒:
1、必须以茅台镇及周边出产的高粱为酿酒原料。
2、必须严格遵循12987大曲坤沙酱香工艺生产。
3、必须在茅台镇7.5平方公里范围内生产并窖藏。